查看原文
其他

人民日报都关注,通江这个村做了啥?

2017-09-05 四川通江



呀呀呀!各位小伙伴们

江小妹真是骄傲的不要不要的

因为通江又登上了《人民日报》哦~


原载于2017年9月5日《人民日报》

报道原文如下

▼▼▼

▲《人民日报》(2017年9月5日11版)


乡亲们过上“四好”新生活(脱贫攻坚)

住上好房子

 巴中市通江县搬迁搬出新天地

(人民日报记者:刘裕国)


8月14日,吃过早饭,朱以树和妻子文莲右把3头牛赶往山林,随后赶到村里的大黄基地除草。“我们两个人每天在基地能挣180元。”朱以树说。

  朱以树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的贫困户,依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,去年底搬进100平方米的新房,“是村上统规统建的,自己只花了5000元。”

  以前,朱以树住在青龙村六组的一处陡坡下,房屋用竹篱糊泥作墙,十分简陋。2012年8月的一天,晚上下大雨,一块大石头从屋后陡坡掉下,砸烂墙壁后又将床砸碎。此后几年,每逢下雨,他们一家都借住在邻居家。

  2014年9月,朱以树父亲生病,经过20多公里的土路颠簸,送到空山乡医院,再转至通江县人民医院,医生告知,要是早来2个小时还有救。朱以树的两个儿子先后带女朋友回家,都因为居住条件太差扭头就走。

  “现在总算住上了好房子。这里离街道近,房屋设计得好,功能也齐全。”朱以树说,村里引进了两家企业,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夫妇俩在合作社务工,每年收入近2万元。


▲空山乡青龙村新村


  让朱以树高兴的是,去年11月,二儿子带回的女朋友看到正在建设的聚居点,同意亲事不说,还主动拿出5万元作为装修费用。“大儿子在山东打工,也谈了个女朋友,他弟弟把新房子的照片用微信传给他,女朋友满意得很。”

  “全村易地扶贫搬迁78户,其中集中安置在聚居点的有39户,其余的分散安置。”村支书贾芝国介绍,通过土地置换,每户有4亩生产用地、150平方米的菜园地,聚居点还统一建设了牛舍、猪圈。

  居住条件改变了,生活习惯跟着变。聚居点里卫生室、图书室、幼儿园、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,朱以树夫妻还计划着学跳广场舞。

  最近村里正在筹备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,朱以树打算拿出一间房作为客房,供游客居住。对于今后的生活,他信心满满。


人民日报推出“砥砺奋进的5年”

小伙伴们快点动动手指头

为咱们通江投一票


小伙伴们快来看看怎么投票吧


点击进入投票页面


进入分版投票


滑动到第11版即可投票


小伙伴们,快来投票吧

为家乡扎起

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投票



你们还知道通江哪些幸福美丽新村呢?

欢迎积极留言

让我们去发现更多的新村故事


来源:人民日报


江小妹墙裂推荐


全市瞩目 |  巴中人朋友圈

这股强大正能量 | 山体滑坡

森林康养试点基地  |  创建文明城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